汪利峰 发表于 2008-4-12 15:05:15

本人是浙江开化苏庄镇高坑村的汪氏后裔。是102世孙。第94世从苏庄茗川迁到此地。94世-103世排行:绵-衍-庆-溯-怀-先-泽-裕-贻-宏。

五龙觉山 发表于 2008-4-12 23:43:56

我是婺源汪,我一直对徽州很有感情。

五龙觉山 发表于 2008-4-12 23:48:52

我对承兴会长报告很振奋,我认为天下汪是一家,大家要团结,对了好像前任的建设部长是姓汪的,是休宁人。怎么没有人约他入会啊!

大地飞鹰 发表于 2008-4-13 14:34:19

12楼虚无老先生说的《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是客观实际的情况,顺飞本家也是好心,想着汪姓一家人,咋一看名称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家本着平心静气的态度来沟通,都能理解的。但是那个长房昭仪 你发这个帖子是不是有点牙尖嘴利过分了点,说什么:我是老七狴犴的后代,所以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这个世界要呼唤和谐,而不是爆出这样稀奇古怪的议题吸引眼球,此后再在宗亲网说怪话者,别怪我冰姑娘不客气,见一个骂一个,见两个骂一双!什么大哥、小妹的称呼。这里是张扬个性、吸引眼球、随便能称哥道妹的地方吗?
我只是这样提一下,来家网注册都是关心汪姓姓氏文化的热心人,长房昭仪 你可以再自问一下你的某些说法对吗?????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08-4-13 20:41:52

一、同意大地飞鹰 本家的意见。
二、以“新四军还戴过国民党的帽徽呢”作为论据,来证明“这是一种变通的策略,这是研究会生存的需要。”......我认为十分不妥。严格的说,立论有原则性问题。建议长房昭仪深思。                       wang.x.w.

大风 发表于 2008-4-13 21:17:56

个人意见,成立研究会的初衷已明,原委也说得很清楚了,封贴自然也没必要,不用去多探讨过去及敏感性的话题,还有很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长房昭仪 发表于 2008-4-13 23:36:50

迁坟,有什么讲究啊?各位本家叔伯兄弟能否告知?因最近要给父亲迁坟了。是冬至好还是父亲的忌辰比较好?这点,真不懂,请教了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08-4-14 14:34:33

楼上的本家:迁坟的问题,好像与本议题无关。希望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本不想多说,因为您是版主,才不得不多说几句。

日落西山 发表于 2008-4-14 16:26:11

与大风本家商榷

大风本家:容我直言,您是好人,不必怕;更不必“和稀泥”,有些问题不需要回避,也不应回避。
  明眼人都能看出,我上面(64楼)的帖子,不是针对《研究会》名称的(这个问题,已很清楚,自然不必多说)。
  我认为“家网”要办得好,就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本家。就应广开言路,听取不同意见(只要不是反革命、不是台独、不是藏独、不是为汉奸反案的言论)。大家本着平心静气的态度来沟通、讨论;分清是非,共同提高。将更有利于团结和提高家网的整体水平;吸引更多的本家关心家网,为家网作贡献。有些情况本家们不清楚,说明了,大多数本家是能理解和支持的。老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得理让三分”。您不认为,这些老话今天对我们还是有用吗。
  您一开始说〈答辩:关于汪顺飞提出……〉的帖子,“说的不错…”,
而当有本家批评该帖作者“有点过分”时。您紧接着就提出“不用去多探讨……”。不敢随便猜测您的本意。至少给人的影响,是您“是非不分”。我很尊重您对家网的热心。更希望家网能越办越兴旺。所以才坦承己见。
  如有不妥,请批评。
                       wang.x.w.

大风 发表于 2008-4-14 17:18:53

wangxw2003 本家客气了,家网中很多本家在现实中都是象您一样德高、望众、年长、学深的本家,这也是要象我们一些年轻本家应当注意的。。。

“我认为“家网”要办得好,就要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本家。就应广开言路,听取不同意见(只要不是反革命、不是台独、不是藏独、不是为汉奸反案的言论)。大家本着平心静气的态度来沟通、讨论;分清是非,共同提高。将更有利于团结和提高家网的整体水平;吸引更多的本家关心家网,为家网作贡献。有些情况本家们不清楚,说明了,大多数本家是能理解和支持的。老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得理让三分”。您不认为,这些老话今天对我们还是有用吗。
...”
--很认同wangxw2003 本家意见,任何场所、任何环境都有些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公理存在,这是不容探讨的,网络也不例外,这也是这个平台的基础,大家应当明了,自觉遵守吧。。。

  家网作为一个本家网络交流平台,提倡的是弱势、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管理团队任何成员,如不特别说明,发的贴都只是以一个普通会员发的,要不赋予管理的身份,在德高、望众、年长、学深的本家面前管理人员真的不敢发贴了,所以个人有什么不到之处,还望谅解。。

  还需说明的是,个人本意是提倡一种“和而不同”的网络环境,孔夫子说的“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的话也是老话,但放在现实中能做到也比较难,只要主旨不变,小节上和和气气,求同存异吧。。。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答辩:关于汪顺飞提出的这次成立《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是否顾及绩溪,婺源汪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