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8楼长房昭仪于2008-04-09 11:22发表的:
分会的事,我的意见是大家最好能统一,统一的部门,统一做事,就不要这分会那分会了,研究会还没有完全成熟,这时候藩镇割据不好。
统一不是问题(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已经成立)
定位黄山本不是争第一的出发点,是因为那里的条件已经成熟
希望可以为顺飞本家解疑问吧
本家们,团结一致向前看!
引用第21楼wangyanyu26于2008-04-09 12:24发表的:
本家们,团结一致向前看!
事情辩论之后明白了就是团结
我也来讲几句。我刚回北京,黄山的会议结束后我陪将军政委到婺源寻根。大家知道我们的第一站是到绩溪。在婺源我们看到我们的祖宗墓地竟在一片菜地里。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一行默然无语。我们不要去争论了,脚踏实地的做些事情,为我们汪家!!
我们不要去争论了,脚踏实地的做些事情,为我们汪家!!
呵呵呵呵,没有争论,大家求同存异,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大家求同存异,脚踏实地的做些事情,为我们汪家!!
引用第23楼汪才华于2008-04-09 12:36发表的:
我也来讲几句。我刚回北京,黄山的会议结束后我陪将军政委到婺源寻根。大家知道我们的第一站是到绩溪。在婺源我们看到我们的祖宗墓地竟在一片菜地里。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一行默然无语。我们不要去争论了,脚踏实地的做些事情,为我们汪家!!
这次我从黄山回来也到了大畈,并到婺源砚山老家扫墓。。
我和寒山本家也谈过,婺源大畈的人文景观很多,但其发展必须与各产业的各地携手,取得共赢,才能更好地发展。。
比如,大畈的砚文化,必须和歙砚的原料及毛胚产地砚山,及黄山等地的精品加工一起携手,共打歙砚牌,根本无须再另起龙尾砚名,歙砚、龙尾砚、本来就是一个东西,从砚山通过砚古道,翻山到大畈,再到黄山,本来就可以做成著名的歙砚文化旅游线。。。
大畈的宗亲文化也是如此,虽有知本堂及中元公等著名遗迹,但汪家的环珠里及晓起、段莘等很多古地名也同样牵动诸多汪家人的心。。。
总之,如以开放、包容、共赢的胸怀,务实、团结的作风,前景可期。。
一起努力。。。
哈哈
不知道土老帽是何许人也,这次宗亲太多,建议以后宗亲除了网名都报一报真名,方便大家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