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74|回复: 0

汪英兰:用爱心“接力棒”托起新希望

[复制链接]

625

主题

1318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湖南汪鼎湘向各位本家问好!

积分
17897
QQ
发表于 2007-11-1 22: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11月01日 来源:芜湖日报 www.wuhu.gov.cn  



    有这样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有这样一对母女,先后承担起一名素不相识的高位截瘫残疾人的生活照顾,并一直坚持至今。芜湖县六郎镇殷港村村民汪英兰、金霞母女俩,用一份朴实无华的爱心,陪伴残疾人蔺述新幸福地度过了17个寒暑,并助他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
    采访汪英兰时,她正在家忙着做家务活。“蔺述新现在房间里画画呢。”汪英兰见到记者时高兴地说。说起与蔺述新如何结下这段不解之缘时,她告诉记者,时间要追溯到1969年,时年20岁,在甘肃省送变电公司就职的蔺述新,在兰州市郊作业时,不慎从10多米高的电线杆摔落,导致高位截瘫。为了使蔺述新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1991年,在上海即将结束治疗的蔺述新和父母,在熟人介绍下,与汪英兰取得了联系,希望能让她17岁的女儿金霞到兰州给蔺述新做保姆。出于对蔺述新遭遇的同情,汪英兰答应了。
   “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就是想尽最大可能帮助蔺述新和他的家人。”汪英兰说,金霞随蔺家到兰州后,不仅将蔺述新照顾得十分妥当,还将他家打点得有条不紊。蔺述新受伤前喜欢篆刻和绘画,金霞为让他重燃生活的希望,鼓励他拿起刻刀和画笔,并背上他四处寻师学艺,让蔺述新沉浸在书画的海洋中,忘却肢残带来的身心伤痛。不知不觉中,6年过去了,在这几年中蔺家终日充满了温馨的笑声。
   1997年,23岁的金霞回芜湖成了家。汪英兰从女儿口中得知,自金霞离开后,蔺述新的生活失去了条理。她当即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决定:代女儿当保姆,继续照顾蔺述新!而在当时,汪英兰尚在经营一家收益颇丰的小店,每月收入可达2000多元。当记者问她为何放弃收入颇丰的生意,主动选择做每月仅有数百元收入的保姆时,汪英兰动情地说:“我要是想挣钱,哪会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这件常人看上去的‘苦差事’。人都有一颗善心,看到别人有困难,且他的父母年迈不能很好地照顾,伸一把手总是应该的,哪能置之不理呢!”
    接过女儿手中的“接力棒”后,一大堆困难便接踵而至,汪英兰为此没少吃苦:蔺述新因思想有波动,情绪 不好,时常发火生气,她默默忍受,主动避让和劝慰;他因高位截瘫小便不能控制,经常尿裤子,如遇冬季,稍一迟缓,他就冰冻刺骨,汪英兰不得不每日照看,一旦发现就立即换洗裤子,有时一天要换好几次。时间一长,由于久泡水中,汪英兰的手上满是干裂溃烂的冻疮,再次下水后,钻心的疼痛让人难以忍受。2002年,因兰州当地的气候干燥,蔺述新的病情出现加重迹象,且其父母刚刚去世,汪英兰便决定将蔺述新带回家乡继续照料。回到殷港村后,她为了让他安心创作和坐着轮椅自由进出,不仅在其卧室安装了空调,还在家中备了一间画室,铲平了前后屋之间的门槛,并带着他四处找老师,登门求教,几年下来,蔺述新创作技艺突飞猛进,水平提高很快,多次在全国各类书画比赛中获奖。“蔺述新现在已成为我们家中的一员,彼此之间相处得很和谐。”汪英兰开心地说。记者  江晟
湖南常德汪氏 ★☆ 天下汪氏一家亲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5( 皖ICP备202510177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3410020200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