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长子建族系,建生六子处修、处约、处正、处中、处讷、处俌。长子处修生鼎。鼎生世美、世纯,世美生琦、璹、珏。琦迁歙西寺堨(今堨田一带)。璹迁祁门赤山朴墅。珏生凝绩、丕绩二子。凝绩隐居堨田,生子质,唐永泰元年(765年)避方清起义烽火,自堨田(一说自登源)徙黄山,后迁旌德新建。质4世孙震生四子(西溪、瞻淇二谱只生二子)思言、思立、思明、思聪。因汪华祖墓在歙之云岚山,祭扫路遥,震命次子思立于唐元和元年(806年)自新建入赘唐模程氏,成为唐模汪氏始迁祖。思言留新建,后思明徙贵溪县、思聪徙绩溪坦头。
歙县志与浙江奉化建公支系谱记载的是一样的
请教各位族谱研究的前辈们歙县志里的资料可信度有多少? 通宗世谱 盐城湖光盘第七盘:新安汪氏族谱1册,1337年。 第19、21页
回 23楼(汪子涵) 的帖子
这次修谱的三位大总裁汪信昌副市长、汪永泉和汪德 都是正局级回 20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重修序 引用第14楼汪传海于2013-08-03 07:03发表的 :通宗世谱就是最有力的佐证。 http://www.iwangshi.com/bbs/images/back.gif
同意,传海本家意见。
如果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族谱,那就不可能统一起来了。
汪氏族谱就会乱套。 你应该降了两个辈份!!!是92世了!
回 27楼(汪德兵) 的帖子
降辈份不是问题,问题是要怎样正本清源,对吗?所以我们75岁的奉化90汪璜章叔公与我多次在本家QQ群里诚恳请求宗亲惠赠:汪氏建公系四十八世至五十二世的老图谱影印件以佐证。
到今天为止我方才认可降二辈,都是有权威的家谱促成的,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各位宗亲的无私帮助。
今天我陆续贴上各宗亲提供的老家谱。
新安旌城汪氏家録七卷[元汪照纂修,元泰定元年刻本,十六行三十二字白口左右双边],藏安徽省博物馆;
是现存最早的汪氏家谱,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家谱之一。
回 26楼(烈日长空) 的帖子
支持权威的通宗世谱上海图书馆藏的【汪氏通宗世谱】最有力的佐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