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青龙节”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还是“青龙节”。君知否,唐代之前,二月二不算令节,中唐时此日始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在川陕之地流行,时称“挑菜节”、“迎富日 ”。北方的二月二又联系惊蛰增加了龙抬头的内容,并逐渐演变成以驱虫害和祈丰收风俗为主的节日。
过去人们一般把“青龙节”作为年节系列的终止,从此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开始恢复常业。扛活的长工开始上工,谓之上工日;一般农家开始试犁,并唱喜歌:“犁破新春土,牛踩丰收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然后牵牛到田间象征性地耕一耕。传说二月二日还是土地神的生日,有些地方这天要祭土地神,大约也与春季生产即日开始有关 .. 相传,中华民族共祖之一的“黄帝”,生日是二月初二,忌日是三月初三,所谓“龙抬头”即始于此。
又传,二月初二是“土地会”日,谓之“土地土地,一年两祭,二月初二、八月初一”。
呵呵,不好意思,二月初二也是鄙人的生日,故我的生日怎么也忘不掉,特别容易记忆。
回 1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君是九华“土地神”,借得佛光护众生;
菩萨既度“星云客”,
汪氏何愁无真经! 多谢篪公美诗赞,只是碰巧佳日诞,虽为佛国一谱迷,在下恐难得众望。
回 3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修身明德孚众望,凤凰松下雀舌香。
东道之外谁孔圣,
佛国街头几家汪? 怀邑汪氏得文斗,宗网幸纳一芃叟,虚境数次会有胜,实处相逢待多久? 二十年前游圣境,
九子山下画禅林。
凡夫我本无慧眼,
敢怨僧繇不点睛。
回 7楼(汪篪) 的帖子
可惜早年不相知,先生来游我未至,若是来岁再朝圣,共品山珍话汪史。回 8楼(九华星云) 的帖子
百岁宫前参禅景,十王峰上觅山珍。
最怜清明佛茶煮,
香到夏至亦醉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