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到大隐拜访过翁如良先生,他说他去过大雷,感觉两边汪氏风俗差异较大,不像是一个始迁祖的。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6-3-16 13:57 编辑
请查阅此图片
天下汪氏一家亲。建公支、爽公支同是汪华裔孙,宗亲共同探讨其乐无穷,感谢家网平台。
這個通譜是否可信,前人有否錯接,我們不得而知,如果有十多個地方的家譜不約而同,都是一樣的,只這個通譜不同,更顯示這個通譜錯接的機會更大
本帖最后由 秋德 于 2016-3-17 00:27 编辑
叡按旧谱自洙思温后不能详录自裔孙与懋录其世次咨访于愿公支派无所系属求诸吾族始克全焉。
叡按;旧谱自洙、思温后不能详录。自裔孙与懋录其世次,咨访于愿公支派,无所系属,求诸吾族,始克全焉。
(1769—1775年通宗世谱编纂,与懋公,(承务郎,舒城县尹)录其世次,(1769—1775年通宗世谱编纂期间健在否?)大猷公1188年健在而(1769—1775年通宗世谱编纂。相差585年左右,大、中、之、道、与。才五代。到与懋公曾孙,世、弥、久。总共八代也不对。
wm166975 发表于 2016-3-16 22:58
這個通譜是否可信,前人有否錯接,我們不得而知,如果有十多個地方的家譜不約而同,都是一樣的,只這個通譜不同, ...
惟谨--元吉--洙--思温--大猷,庄靖公大猷等有关墓道碑记应最具说服力。
秋德 发表于 2016-3-17 00:24
叡按旧谱自洙思温后不能详录自裔孙与懋录其世次咨访于愿公支派无所系属求诸吾族始克全焉。
叡按;旧谱自洙 ...
惟谨--元吉--洙--思温--大猷--囗中--之囗--囗道,与懋之前正好是八代。
建公支60世徳昌——61世仁忻——62世延皓(字本顺)——63世承溍(自古歙唐模迁浙江鄞县,长春门汪家墩)64世元吉生四子,洙、滋、永济、永浙。65世洙——66世思温——67大猷(1188年健在)。65世滋——66世了翁公后裔广东省有十万宗亲,70世各地分迁近700年,所有老谱记载世系完全一致。
本帖最后由 汪振清 于 2016-3-17 15:53 编辑
这个建公谱肯定不对,有点傍名人,两个大猷公,爽公系大猷公是65世,建公系大猷公是68世。(通谱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