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冬生_安徽 发表于 2007-6-27 22:44:12

汪氏祖先的伟大!

很小就知道“九李十八张,天下无二汪”这一在我们当地流传甚广的一句话了,当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后来才知道意思是说李姓和张姓有很多种,只有我们天下所有汪姓都是一家,在我感到自豪的同时不得不由衷的佩服祖宗的智慧,只有我们汪氏使用了科学、精确的自然数排辈方法。虽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替、人类的繁衍变迁,只要你报出自己是多少世的,汪氏的辈分就乱不了。数字虽然单调、乏味,但却最实用,即使再经历千年万年,汪氏也永远是一家!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7-6-28 13:35:57

欢迎 汪冬生_安徽 本家!

请问冬生:你是安徽何地汪氏?总笫多少世?属哪个支系?你有本支族的谱史资料吗?

我是安徽池州九华山的,长垅汪氏,总第92世。希望互相交流。

亮翁 发表于 2007-6-28 14:42:49

冬生本家高见!

用自然数列定辈分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可区分你是否姬鲁之后裔!
姬鲁之汪传至今日最低辈份约102代,如果自称200代或更多,那他就不是姬鲁之后了,可惜现在还没有发现.

汪胜忠 发表于 2007-6-28 15:18:58

照你们所说其他姓氏就没有这种排辈的方法了?
好象孔子的后人也是这样排的啊,只要有宗谱不就可以用这个方法了么?汪姓最低的代数是多少我不清楚,但是我们村已经有103世,而且年龄也有15岁左右了.
关于自然数列定辈分到底是怎么样的?请指教

汪凌--合肥人 发表于 2007-6-28 16:07:43

我不知道自己是多少世,怎么办?老人也没有说过,

hnnywjg 发表于 2007-6-28 16:38:14

也有不这样认为的。如在《汪吧》中有这样一个帖子:

汪氏家族起源于平阳说,我不采纳。
我以为汪姓应该是百越的一支,“防风”的后裔。防风,为越音,联读为“汪”,故后裔以汪为姓。
汉以前汪姓不见史传,如果原为中原姓,应该是有人物见史传。至于《礼记》中汪踦实为“汪这个地方”叫踦的人。
与汪姓没有联系。自汪文始有汪姓见史,他应该为山越人,助孙氏取江东,被重用。
汉以前,吴越比较落后,因此原防风的后裔也鲜有闻者。汉以后,中原大族南迁,吴越之地被逐渐重视
故汪姓起。不过汪姓谱牒言必称中原,多位附庸风雅而已。
    本人姓汪,一个江南人,我和我的祖先生活在同一地方,几千年了,否认什么从中原南迁。


作者: 222.131.185.*2007-4-23 19:26   回复此发言

汪亦欧 发表于 2007-8-16 11:27:00

呵呵,有道理。我是93世的

senur 发表于 2007-9-7 14:31:00

我是湖北蕲春的,家谱上面有“平阳郡 绍封堂”.“ 良宗正本元,礼乐家声浩,诗书发秀贤,喜庆万子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希望知道的前辈相告,万分感激!

亮翁 发表于 2007-10-12 10:45:29

读5楼帖有感

听惯了众口一词,突然听见不同的声音还真觉得不同凡响!不过惊叹之余,却又生出许多疑窦,不知这位在"汪吧"上发帖的本家能否解惑:

1)   汪姓来源于中原,此说有千万卷谱牒为证;作者说:"我和我的祖先生活在同一地方,几千年了,否认什么从中原南迁."但不知此说是否有证据可凭?

2)   作者自称"几千年住同一地方",可否相告:这地方是哪里?几千年究竟是多少千年?

3)   作者说:"至于《礼记》中汪踦实为“汪这个地方”叫踦的人。" 可否相告:“汪这个地方”在哪里?

4)   作者说:"自汪文和始有汪姓见史,他应该为山越人",可否告知:汪文和为什么"应该为山越人"?

汪先进 发表于 2007-10-12 13:17:35

我咋就想不明白,孔家"令"字辈为76代,在当今不是少数,和汪姓比起差得太远??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汪氏祖先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