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官埠桥屯阳汪氏修祠续谱倡议书
各位宗亲:我是汪氏统宗第91世孙汪礼宝,受祖父重托,现将《皖桐屯阳汪氏宗谱》传于我收藏,本谱系民国16年修(公元1927年修)的宣纸木刻本,全套共计42本,它详尽记载了汪氏本始源流世系图。汪氏得姓始祖为颖川候姬汪,乃姬姓鲁成公黑肱次子,其母姒氏,一日梦游汶,睹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二十五月生,握拳三日方开,左有水纹,右有王纹,合成“汪”字,遂以为名,长而敦敏,植功于鲁,拜上大夫,食采颖川,其孙“诵”公以其祖父“汪”名为姓,汪氏姓氏由此而来。这是正统之说。到第72世时,亦即明朝洪武初年,隆乙公随父大五公从世居地江西婺源大畈迁居到桐城枞阳(时县置桐城县),后复迁居到古屯田(枞阳县官埠桥镇继光村汪家老屋),此处泉甘土肥,地可发祥,乃定居于此。吾族便以隆乙公为本族之始祖。到大明天启年间,仁人志士相聚,商议建祠修谱。我收藏的汪氏宗谱为第六次续修本。现存于汪家老屋东面的汪氏宗祠为清同治年间的建筑风格,祠堂基地为明朝天启年间建祠的老基地。此地前有蛇山把守,万亩莲湖;后有群山呼应,起伏连绵;左有抱龙盘踞,金鸡昂首;右有鸽子飞翔,白鹿奔驰。堪称九相龙灯闹京街之风水宝地。汪氏宗祠虽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仍残骨尚存,祠内院落尚有百年桂花老树相伴。我等汪氏世孙本着抢修文物建筑和宣传历史文化的需要,自发组织抢修汪氏宗祠、宗谱筹备组,望汪氏有志于宗族与姓氏文化事业的贤能之士积极参与,有意者可与我联系。我的联系地址:枞阳县官埠桥镇官桥街农贸市场36#,汪礼宝.邮编246738,手机13675567156。 望各位本家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 可以发些图片给大家看看。。欢迎。。。 欢迎礼宝本家。 我会尽快将汪氏宗谱和汪氏宗祠的有关图象传给各位宗亲赏心悦目。 太好了。。 希望能尽早看到照片 不好意思,我长你两辈。汪氏宗祠就是原官桥小学,我小学就在那读的书。门槛很高,一年级的时候,上学、放学时候都有老师在旁边帮助才能进出。当时的课桌用的是就是长案板。可能是文革时破坏的原因。
我也听老家的人说修谱的事。我决定6月份回家一趟,汪氏宗祠确需大修。 呵呵,好事好事
我祖居地在安凤建设村,虽然不姓汪,爱好宗谱研究,有机会拜访汪礼宝先生。
钱桥汪姓是不是同宗?有永,正的辈分,其他我不清楚。 应该是婺源大畈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