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翁 发表于 2006-4-18 21:20:51

《汉阳汪氏宗谱》规定全县统一字辈序列是从九十四代“作”字起。特此更正liang

汪礼宝 发表于 2006-4-24 18:04:49

我认为在字派上作过多的研究无多大的意义,我们更多地要研究汪氏的迁移与发展情况.

hnnywjg 发表于 2006-4-24 18:25:54

陕西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的汪氏字派是:才字登科弟   世代显名宗   完免成相得

hnnywjg 发表于 2006-4-24 18:30:20

引用第11楼wanglibao于2006-04-24 18:04发表的“”:
我认为在字派上作过多的研究无多大的意义,我们更多地要研究汪氏的迁移与发展情况.

本家说的对。不过有时通过字派也能发现各支系的关系及迁徙情况。

极速风暴 发表于 2006-4-27 17:55:29

一、学士光宗,应承祖公。
    明玄相继,永德皆圣。
    善庆家俗,思荣国隆。
    修申克照,泰殷实逢。
二、摘自:安徽太湖 汪氏宗谱 汪德臣等主修12卷首4,民国36年 平阳堂 14册:
    胜贵富宗伯,绍国讳尚思
    正兴隆世道,承先启大基
    忠信全为本,贤良应连期
    家声洋海宇,馀庆定咸宜
三、摘自:《万载汪氏族谱》16卷首末,民国3年,18册
十八世起行派
    忠厚传家远,英才立国隆
    科第文章重,衣锦受荣封

极速风暴 发表于 2006-4-27 18:03:31

一、湖南沅江《汪氏三修族谱》12卷 汪达度主修,民国20年,平阳堂,木活字本,12册
浙公支派语:浙允衍志,文思孔子
                     可龙之水,毓友应宗
                     世达名理。
德礼公支派语:以金水木火土。
德和公支派语:清雅异常,应运坚志;
                           熙朝明允,发序炽昌。
德美公支派语:秀可光先绪,维良启哲才
                           楚水大定世,贤家泽德培。
(2003-4-11-2汪氏三修族谱 )
新增派语:尚义复行仁 修齐致治平
                   绍祥良有本 敦厚裕羣英
                   德育隆嘉惠 书香庆继承
二、摘自《汪氏家乘》不分卷 民国十六年岁 三晖堂 2册
派语:排行歌:
乾道:文明能秉祖 士期应时与
         大廷惟加庆 永世必昌隆
坤道:成家全婉顺 助德喜贞媛
         兰芳芝馥秀 媺懿善嗣贤
三、摘自《汪氏谱略》1卷 1册
派语:廷道文时汝 原贤于允敏
          礼义传家裕 恩荣聊辅佐
          本承彦得鸣 诗书受浑长
          美盛纪忠良

wwx2006888 发表于 2006-5-5 19:21:31

这些字序的整理,实际上对于汪氏特别是汪氏家族的个案研究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汪氏字序的研究,首先可以整齐家族内部的世系及其沿承,这一点对于一个家族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古代家族的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通过对字序的整理也可以发掘家族迁徙、支系、以及内部关系诸问题。再次,还可以透过字序对家族的结构进行金字塔模式的分析。可以说,字序研究,却能以小见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汪兴吾 发表于 2006-6-22 21:36:36

赞成楼上观点。字序是寻求同宗支的重要依据。

hnnywjg 发表于 2006-6-22 21:55:56

字辈有时也真能起一点作用:今天上网的兄弟二人(汪兴智和wyin)他们是“应、时、兴”,但不知其他的,我对应、时、兴有点印象,就在其他网站找到了。

一、汪时剑: 我现在在湖北,祖上是十九世纪初从安徽迁来,听前辈说先祖是从河南迁至安徽的。派语是:
“文明能秉祖,士期应时兴,大庭维家庆,永世必昌隆”。
这是从安徽带来的,至今仍沿用。请同族与我联系!谢谢。联系方式QQ号416575916
二、汪嘉青:行辈:“文明能秉祖 士期应时兴 太廷维嘉庆 永世必昌隆”。Email:Aahjdwq@163.com

汪胜忠 发表于 2006-6-22 22:20:57




本家说的对。不过有时通过字派也能发现各支系的关系及迁徙情况。



字辈会伴随迁移者一支而去,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怎么会没有意义?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汪氏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