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学问
“野素粗杂”风靡现代饮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保养身体。于是,人们从吃入手,改大块肉、大块鱼为野素粗杂,且这些“新潮”食品原料丰富易取,风味独特,又是御病健身的上等佳品:
吃“野”御病健身目前,一些营养学家提出“饮食回归自然”之说,就是提倡人们选择新鲜、无污染的野菜、野果、野味食用。野蔬野味以它特有的风味和营养受到人们青睐。据资料表明,我国栽培的蔬菜约160种,而野菜约300多种,其中分布广、产量大、营养成分高的野菜就有100多种。许多野菜不仅具有与养植蔬菜相同的人体所必需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以及食物纤维等,而且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大大高于养植蔬菜。除此之外,野菜的独特风味也是养植蔬菜所不及的。
(第二回:昆虫) 现在看来,还是“野素粗杂”了好。 当今风靡世界的野味要数昆虫,不仅品种最多而且富有营养。研究发现,昆虫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体内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营养成份的含量结构比畜、禽肉类更为合理,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却低于畜、禽肉类。据资料统计,当今已有8类、63属、500多种昆虫被纳入人类食谱。 教你炒菜时如何才能保存维生素
蔬菜是我们获得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据研究,成人每天至少要吃200克—500克蔬菜,才能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但是,蔬菜在加工、烹调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往往会造成大量的营养损失。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呢?
1.择菜:
尽量保留老叶。由于生长期长、接受光照时间长,老叶中养分积累得多。此外,蔬菜的叶部比茎部维生素C含量高,外层菜叶比内层菜叶含量高。
2.洗菜:
要先洗后切,浸泡时要适可而止。因为蔬菜中有很多维生素是水溶性的,切后再洗或泡的时间长会使它们溶解于水中,造成营养损失。
3.切菜:
要随切随炒,切忌切好后久置。空气中含氧量高,蔬菜久置其中,特别是在高温、阳光直射状态下,维生素A、维生素C会很快降解。
4.烹饪:
烹调蔬菜时适当加点醋,可以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这是因为维生素C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而在酸性环境中则比较稳定。此外,勾芡也是保护维生素C的好办法。淀粉含谷胱甘肽,可减少维生素流失。
5.炒菜:
一定要快。蔬菜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大都不能耐高温,尤其是芦笋、卷心菜、芹菜、甜菜和大白菜等有叶蔬菜,久炒久熬,损失的营养较多。为使菜梗易熟,可先炒菜梗,再放菜叶一同炒;如要整片长叶下锅炒,可在根部划上刀痕,会熟得较快。熬菜或煮菜时,应等水煮沸后再将菜放入,可以减少维生素损失。
6.食用:
最好连皮一起吃。蔬菜的营养成分大都集中在皮下,如果削皮会造成一定的损失,那么只要表面无污染,就应连皮一起吃。 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呀 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