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慧 发表于 2017-2-20 11:14:30

黄山区举行三口镇白果树村汪氏宗祠修复开工祭典


黄山区举行三口镇白果树村汪氏宗祠修复开工祭典


   2月18日上午,应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项目总工程师姚顺涞的邀请,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汪炜率研究会一行赴黄山区三口镇白果树村参加了汪氏宗祠修缮工程项目开工祭典仪式。
   该项目是世界银行贷款480万元支持的徽州文化保护特区古建筑修复的第一个项目,修缮的是徽州第一大姓汪姓的祠堂,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扬发展意义。该汪氏祠堂,系清代早期建筑,为三进七开间祠堂,分前厅、明堂、寝殿三个部分,前厅占明堂之间有回廊,明堂与寝殿之间存天井(水池塘),天井上存单孔石拱桥相连中后二进。副室为二进三开间,木架结构,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穿斗为主。斜方纹水门汀地面,大型石柱、天棚望砖。梁用大型白果树木建。祠堂构架为穿斗式,门楼为五凤楼建筑(后被毁)。该祠面阔25.1米,通进深59米,檐高7.5米,占地面积1507.5平方米,偏房文昌宫等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
该祠堂最具特色的是:地面三合土地饰精美,刻绘有汉纹纹饰以及花鸟吉祥图案,嵌以桐油石灰,尤其以中进享堂正间的“百鸟朝凤”图为最,至今依然精美如初;祠堂用料硕大,柱子多为方圆形制,取其料方,后制为方圆形,在建筑工艺上耗工费料,但是工艺形制匠心独具,同时寝殿二楼依旧为楼上厅形式,形制高大,气势恢弘,反映当时汪氏家族的财力及势力强大;屋面瓦头为陶土烧制,上黄色面釉,刻有“福、禄、寿”三星以及“富贵牡丹”“如意卷草”等纹饰,十分精美,为徽州祠堂建筑所罕见。
   开工祭典仪式开始,首先点烛上香祭祀,参加人员集体向汪公大帝祭拜三鞠躬。接着,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怡民宣读祭文。然后烧祭文、金纸,工匠们集体祭拜汪公大帝祈福平安。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分别作项目内容介绍和管理方面发言。三口镇人大主任陶能胜作了讲话,掌木师傅胡桂华、谢光明、程小呆紧跟开斧动工。最后鸣炮,汪炜作为主祭人洒酒敬汪公大帝,乃至礼成。整个仪式隆重又简朴,在当地反响很大。
   据了解,汪氏宗祠修缮质量方面将以100℅工序验收合格为目标,严格按照《文物法》、《文物工程施工规范》的要求及现行规范标准组织施工,项目工程质量争创徽州古建筑修复样板优质工程。因工程量大,质量要求高,合同有效工期为300天,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任务。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汪黎鸣及秘书处其他人员,黄山区发改委、文物局、黄山区三口镇政府领导,白果树村两委和汪氏后人,安徽省中颢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徽州古典园林公司及项目负责人出席开工祭典仪式,新安晚报、黄山时空传媒、匠心徽州摄制组等单位也派员出席并采访报道。(韵兰文、文慧图)





























汪双杰 发表于 2017-2-20 18:25:13

祝三口镇白果树村汪氏宗祠修复工程如期竣工!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7-2-20 19:45:36

祝贺黄山区举行三口镇白果树村汪氏宗祠修复开工祭典 !
汪炜会长一行业辛苦了!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7-2-20 20:58:54

投资几百万元祭祀修祠、宣扬汪氏文化可谓功德无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山区举行三口镇白果树村汪氏宗祠修复开工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