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汪中宇 于 2016-9-24 09:19 编辑
以下两张图片,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黄山汪华文化研究会、汪氏宗谱数字化委员会将与时光科技公司就所谓600万汪家人修谱事谊进行深入的合作。二是时光科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谱收藏基地美国犹他家谱协会的战略合作方,正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华人谱系大数据和亲情互动平台研发中心,是一家目标为打造价值上百亿的现代商业企业。
这个信息告诉我们:黄山会及数字化委员会与时光科技的合作,是纯商业合作;这个合作,不只是单纯购买或使用时光科技公司的修谱软件,而且还将使用时光科技公司的大数据平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要他的软件,他要你的数据。那么,这个合作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如果各支系都加入数字化修谱,汪氏460万人的家谱资料将汇入大数据平台,数据会自动回流到控制平台的软件公司,整个家族的资料将泄露无遗。
老谱完全公开了,也没多大问题。
新谱能公开吗?把谱晒到美国去。
本帖最后由 jwky 于 2016-9-24 09:41 编辑
新修家谱包含许多家族成员身份信息,在网上公开要慎重,尤其是涉外信息交流,更要慎之又慎。另外:人员身份信息资料与数码相机等商品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以上各位也许都是入了会的会员/过去来讲/你想入帮/就得按帮规/今天你已入会/也是个同样的道理/你没选择的余地。认了吧!!!
汪氏家族的有关资料在国内部份省.市.县图书馆均有存档,其中以上海图书馆为最。在国外.则以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公共图书馆较全。试想.我们的先祖都愿意把家谱交出一份存档以利后人查阅,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家族文化.先祖的光輝业绩是靠各种传播途径才能让世人所知。就家网上的资料而言.其实比一套谱书还要全面,不也是在向社会公开吗?有些方面谨慎一点是好,但也不能捂的太严了。
反正我婺源凤亭支系谱不允许汇入电子版.如果谁胆敢如此,將追究其责仼.直至诉诸法律o另外我说点在合肥图书館五次经历,一次,只能让你瓣谱,是不是自已的二次.只能抄,手不能碰,说是历史资料.历史文献部的主任说;别说你们.我们拿谱都要换特制衣服,全身封闭,有喷头药物消毒.必须严格执行,试问.你们对家谱就这么不严肃?这是我五次寻谱归宗的其中二次,你们到过图书馆吗.能有拿个u盘自已囬家看那么隨便?
我去过上海图书馆查过家谱,影印电子版,方便
什么姓氏都可以查
我去过多家档案馆,也是不那么好查的,要带手套,有专人陪伴,只能看,用手抄,不能摄影、录像。.
瓜藤图可以公开,支谱里每个人的详细资料是不能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