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礼维 发表于 2015-2-7 16:36:22

我对《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相连系支谱》的看法

广仁为族谱的编纂辛苦了!其两点精神值得族人敬重。一是具有忘我奉献的精神。广仁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还翻山涉水,夜以继日,为谱操劳;二是具有虚怀若谷的心胸。为了使族谱更加详实、科学和完善,多次以多种方式征求汪氏族人的意见,其酸甜苦辣估计广仁已深深体会,这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我赞成广仁的一个观点,就是族谱不但追求内涵丰富,编辑科学,印制精美,更要注重族史的真与实,尤其是对汪氏根源,族脉世系等族史要尽全力探个究竟。族史虽然是文化,但不是意识形态的信仰,族史如国史、地志,应该是一部史实。因此,前人写出来的东西后人不能当神一样简单地抄袭,可以展开大讨论,不要怕挑战什么权威,我个人认为,我们创建的西南汪氏网和汪华文化研究网,其作用之一就是要研究历史,对一些历史问题有困惑的文章不但不能删,还要多次转载,目的是发动大家共同探究,对的要坚持,错的要纠正,为的就是正本清源、实事求是、不愧族人之目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广仁一定要我对本谱提出什么意见的话,我就觉得本谱涉及族史的题词、序、赞、历史名人传等偏多。79世到现在族人的具体情况少(如79世到现在族人的出生地、出生日期等在瓜藤谱上没有体现出来),其实很多族人很看重的是自己十来辈人到个人的具体情况,不过这样编写内容就太多,就不方便出书,况且到2015年清明节已时不我待。

汪-杰 发表于 2015-2-7 17:20:59

本帖最后由 汪-杰 于 2015-2-7 18:02 编辑

看来相连公支系修谱的某些宗亲,是实在不懂什么是族谱了。国史、地方志、族谱是历史的三大载体,族谱是记录一个家族的过去与现在的状况,是家族的内部资料,不是宣传材料,也不是学术研究。修谱要尊重历史事实。旧谱的东西,不能不加甄别,一味照抄。研究性文章是不能录入族谱的。为历史名人立传,为现代名人立传是应当的,关键是立传的对象,是不是你家族的先人或族人。不是你支系的文章,是不能录入你的族谱,族谱不是汪氏资料汇编。所收录的本支系文章也要短小精练,因为族谱不是你发表学术研究的刊物。也不能因为时间仓促的原因,东拼西凑。不加甄别修的谱,不能算是完美的族谱。

汪佳琪 发表于 2015-2-7 19:22:48

汪晓 发表于 2015-2-7 20:43:00

原来是这样,

广仁本家“从来就没有参与过家谱编辑,他也只是按照他的导师《滇黔川汪氏通宗世谱》主编汪诗明的指示和汪发权理事长的意见办事。”

汪振清 发表于 2015-2-8 06:31:38

从来就没有参与过家谱编辑,却担任主编,这不是笑话吗!搞家谱和编杂志是两回事,杂志看过就成废纸,家谱是要传承的,不要误导子孙。

汪佳琪 发表于 2015-2-8 17:29:30

大风 发表于 2015-2-8 18:13:26

佳琪本家:可能我提意见时语句有些委婉,但你一直没能理解,我不清楚佳琪本家是不是与广仁宗亲平时讲话也这么随意、指名道姓。至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其它宗亲在与你父亲交流问题的时候,你在边上应当如何说话,你应当如何传话,是不是有必要传话?你没感觉到有可能会对与你父亲交流的宗亲极不礼貌与尊重吗?

传话时记得把“你”换成“您”。

汪佳琪 发表于 2015-2-9 12:27:10

汪家其 发表于 2015-2-10 00:27:37

中国人还是要讲礼貌的

汪作文 发表于 2015-2-10 07:26:32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对《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相连系支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