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qs 发表于 2006-9-24 11:49:30

照片现在肯定是贴不上来的,因为我不在家里,但心里会记下此事的。

汪青梅 发表于 2006-9-26 19:03:56

我家就在鲍屯

汪青梅 发表于 2006-9-26 19:05:45

我下次回家可以传些我们正月十七纪念汪公的图片上来.

汪青梅 发表于 2006-9-26 19:07:33

我们村现在新修了汪公的庙,我们称为"汪公庙",我们尊称汪公为"汪公老祖".

亮翁 发表于 2006-9-26 19:31:18

汪青梅本家,欢迎你,期待着你多传些屯堡信息与大家交流.

汪青梅 发表于 2006-9-26 20:57:16

WQS给了我汪氏宗亲网的地址,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看,我平日因为忙,很少在网上逛,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自家人的空间,怀着激动的心情浏览,并且还读到了本家汪洪梅等人的那组关于贵州安顺鲍屯的文章,那个叫鲍屯的村子就是我的家之所在呵,自15岁上学离开家,老家的一切在求学与生计的忙碌中似乎有些模糊起来,唯一鲜明的还提醒着我来自那儿的是每次电话里父亲母亲那醇厚的口音..随着外来旅游和摄影者的口耳与摄影机,进而随着西部旅游的逐渐升温,那一群600多年前大明的军士的后裔们在这贵州苍茫的大山中"与众不同"的生活被发现,被传播,甚而为学界所关注,于是,"屯堡"这个军事建制名称一再频繁出现,可以谓之"屯堡文化热".那一切伴随我出生和成长的东西,如今被冠之以屯堡话\\屯堡服装\\屯堡建筑等等的名与物,在我的生活里重新熟悉起来是因为参加了两个国家课题,皆是以屯堡为研究对象.
       说不太清楚,家的\\家族的\\族群的\\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因这个平台而突然之间交织在一起,开始奔涌.在中国现代民俗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家乡民俗学",同学与我开玩笑,以后你的论文就做安顺屯堡吧."观之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这个字眼一方面有几乎数不清的定义,另一方面被无限制地乱用,可我还是想在这里使用它,于我而言,那是丰富的文化,那是沉甸甸的历史,作为屯堡人,我们的生命将参与它的建构,换句话说,屯堡文化就是我们祖祖辈辈至今不绝的生命史精彩与生动的演绎......(未完)_匆忙之中

亮翁 发表于 2006-9-26 21:49:09

精采,请继续!

wdxiang 发表于 2006-9-26 22:33:59

隆重、热烈、虔诚的仪式。被“顽固”的保留了下来,感动…………

汪青梅 发表于 2006-9-27 23:17:52

____请教
   我想传个PPT(<屯堡文化及其特征>)上来,技术上怎么处理啊/谢谢各位本家,谢谢大家

大风 发表于 2006-9-29 09:27:00

PPT文件上传没问题,大家可以下载了有OFFICE的POWERPOINT(幻灯片软件)的软件就可以看。。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视频】穿越时空的相逢-贵州鲍氏后裔的春节祭 汪公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