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4-7-2 11:21 编辑
关于小一(宝五)公的迁徙年份可能有三种记敘:(一)宋绍定三年(1230)携二子而迁,(二)宋景定三年(1262)携二子而迁,(三) 南宋未年(1278)携二子而迁。
既然携二子而迁,起码不小于22周岁了,不妨作以下推演。(一)若1230年迁,必生于1208年前;(二)若1262年迁,必生于1240年前;(三)若1278年迁,必生于1256年前。
我认为 :小一(宝五)公迁于宋 “绍定三年”(1230)的记载疑似有误,有可能是迁于宋 “景定三年”(1262),或只因抄错一个字而使间距32年。
如果我的推测成立,将小一公生年前移至 “嘉熙末年”(1240),这样整体比较而言还说得过去。否则,小一与兄弟间和后裔间的相关年份即相差太多了,那肯定是不可信的。
但是,我还是倾向于 “小一(宝五)于南宋末(1278)携二子而迁” 的记载。这样,即使小一公生年再往前推移几年,他与兄弟间和后裔间的生差距,还是处在很合理、很可信的区间。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5-27 17:00 编辑
潜怀敦睦堂明初小三公支系的袓脉考证,近期有了新的进展。该支决意汇入全国通谱,并将理清小三公之前的祖脉渊源,现已推举国钧宗亲主持编制和研考。
近日,我与国钧宗亲进行了多次深入研讨和查证,找到了新的证据和思路,已分别与相关族贤沟通过。经几天的再努力,初稿已经拟成,发与国钧继续交流。
本人一直关注和公世系考证,九华先生及潜怀和公后裔们辛苦了,期待着考证成果面世,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5-31 21:51 编辑
汪传海 发表于 2015-5-27 17:43
本人一直关注和公世系考证,九华先生及潜怀和公后裔们辛苦了,期待着考证成果面世,
感谢传海宗亲的关注!这次将跳出“和公之子”的框子,拟接于乐平、鄱阳谱系,并加以校订。
感谢长富先生的鼎力支持与指导!
本帖最后由 汪恭胜 于 2015-5-31 23:14 编辑
我一直在查找小二公后裔(http://www.iwangshi.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864&extra=&page=1),但没有结果,最近在世茂堂宗谱中发现贞二公迁桐城云田畈的记录,似乎与李廷机奢《李文节集》卷之二十一——赠君双峯汪翁洎配安人潘氏墓志铭:...按状翁讳析字束夫先世徽州婺源人其迁安庆怀宁云田坂自小二公始数传子孙蕃殖称闾右翁父曰子旵母某氏生四子翁于伦为季。。。。。的记录有某种关联,但我没有贞二公谱,不知其谱中可有道亨公的记录,如果有,此贞二公必是小二公无疑!哪位有谱帮助查一查.
请将世茂堂宗谱乐平龙腾派的相关世系图片都发上来吧,大家相互对照,相信会有结果。
九华长富先生:好有文墨,说话在理,给赞!!只可叹阳新汪氏,也存在世次不清,请帮忙修正,对于我支六十一世可以认同,后面几代不足十五年,无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