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得汪氏均指称为 汪华 之后,难道都是 名人显达之后?
现在能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始祖都指向了 始 44世汪华(生于隋朝,公元586年),最多也是其前几代。那么在汪华之前,天下汪姓难道只有寥寥几支,且最后都消失无载了吗?元朝时期(公元1260-1367年),将汉人列为“三等、四等”,实行奴役统治,此后又数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准联宗和修谱。明朝初期出迁时不准带谱,亦无谱可带,由于统治制度和战乱饥荒等原因,在整个元代和明代初期,都不具备联宗修谱的社会环境,宗谱史料多数被毁,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元末明初,潘阳湖一带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谱牒能保存完好者鲜,迁到新居地后,大多于8-10代才修谱,这时是清初,康雍乾盛世,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提倡民间修谱。于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大修谱蔚然成风。有谱者起手不难,无谱者另起炉灶。后来还要追本穷源。无谱怎么办?找上代所传的近房抄谱,近房也无谱,再找远房抄,实在找不到,便把别人的谱拿来对照,有与始迁祖名字相近者便挂靠之。这样一来,凡汪姓都成了汪华的后代,汪华以前的其他汪姓分支好象一夜之间都消失了?那么我们所有汪姓都出于汪华或其前后几代,是否有同宗的攀附假托之疑,是有待考证的。
其中一个解释是,名人显达有条件给自己修谱,其他分支由于经济和教育原因,很少给自己这支修谱,留下资料很少。那么其他分支的后人一旦有条件修谱时,无谱可接,就只好拿同宗名人显达所修的谱来续宗了,同时还可以让自己成为同宗名人显达之后,一举两得。
这与全国各姓都是“炎”、“黄”子孙是不一样的,“炎”、“黄”指的氏族部落名称,而不是某个个体人的名字,所以“炎”、“黄”子孙当是属于这两个部落所有人的后代,而不是单指这两个部落首领的后代。
由于汪氏得姓的渊源有好几种,排除他姓改汪姓、少数民族改汪姓的因素,真正从汪姓始祖繁衍下来的,应该不仅仅是汪华这一支。现在上海的一家机构可以通过DNA技术来验证某个人的世系似乎是一个可以期待的考证方法。
回 楼主(汪源166) 的帖子
炎,黄二帝出在河南,改革开放以后每年世界各地华人都来祭祖,他们俩人就是当时的一国之君。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外国人也把中国人都称为炎黄子孙,即便台湾六十余年未回归,他们也同样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但不知本家因何对此产生怀疑?更主要的是,本家你姓汪,居然能坏疑起自己的姓氏,竞能对大唐越国公的后裔进行贬低,但不知你用心何在?現在,在全球范围内都在研究汪华文化,唯有你却提出如此空洞的的疑问,那就请你好好的研究一下汪姓的姓氏来源及其灿烂辉煌的历史! 人类的繁衍是很神奇的,据说欧洲现在的众生是4个女人的后代。这是人类学家研究的。
汪姓许多支是汪华的后人是有谱可查的,应该相信。至于其他汪姓人是否是汪华后人,应该是有的,而且众多。但不论怎样,同为汪姓,总是有血脉渊源的。我们现在来甄别这个,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楼主的这个命题,实在太大!
跳出汪氏家族,来讨论,应该是客观的。
问题是,我们汪氏后裔,研究自己家的家族文化,尚需要时日。从整个炎黄子孙的繁衍角度来理论,楼主并非一无是处啊。
姑妄言之之下,还是姑妄听之吧。没必要……
回 1楼(固始汪德进) 的帖子
看了你是论坛版主,作为版主更应该认真细心,不知这位版主是否认真阅读了我的帖子内容,还是故意忽视帖子本身主旨。无论哪种,本人对 这位 固始汪德进 都不予苟同。首先这是讨论帖,其次你怎么看出来了我否认汪氏了,第三对目前一些后裔家谱的质证是属于学术理论方面的探讨,哪儿就看出贬低了,那种因各种历史原因错接谱或者断代谱,是你孤陋寡闻,还是故意无视呢。
当然声明一点,我们就事论事,是为了让我们汪氏更能光耀中华,人类发展繁荣做贡献。但这不是靠靠空喊口号,是需要不断考证,力求真相来做为基础的。
如果都像你这样固定思维,存在的都是正确的,那国家搞什么夏商周断代工程,那你还搞什么历史渊源研究。你说这是1就是1,大家都无条件接受吧。
回 2楼(汪立伦) 的帖子
如您所说,甄别的意义确实不大,而且可能性也很小。我只是提出一家之言,内部讨论,我们都要有一种理性思维。就像信基督教的,不去追问上帝长什么样到底在哪儿一样。但是作为血缘关系,这是一种真实存在,不是信仰或者思想意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探讨甚至究源也是必要和可能的。
回 3楼(汪寿杰) 的帖子
你误解了,我并没有跳出汪氏家族,相反我是想通过这种探讨和考证,来验证汪氏家族的繁荣发展的历史脉络。当然你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在 汪华 这条线上来探讨。大家多一些理性声音、多一些客观考证,有何不可,为什么非要一棍子打死呢。当然你可以姑妄听之,但我绝不是姑妄言之。我一直并力求以客观、理性、考证的心态在宗亲网上发言。
Re:回 楼主(汪源166) 的帖子
引用第1楼固始汪德进于2014-05-18 20:07发表的 回 楼主(汪源166) 的帖子 :炎,黄二帝出在河南,改革开放以后每年世界各地华人都来祭祖,他们俩人就是当时的一国之君。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外国人也把中国人都称为炎黄子孙,即便台湾六十余年未回归,他们也同样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但不知本家因何对此产生怀疑?
更主要的是,本家你姓汪,居然能坏疑起自己的姓氏,竞能对大唐越国公的后裔进行贬低,但不知你用心何在?現在,在全球范围内都在研究汪华文化,唯有你却提出如此空洞的的疑问,那就请你好好的研究一下汪姓的姓氏来源及其灿烂辉煌的历史! http://www.iwangshi.com/bbs/images/back.gif
支持德进本家观点。
回 4楼(汪源166) 的帖子
同为汪姓人,正象你所说;''我们就事论事,是为了让我们汪氏更能光耀中华''。你若有空请到 ''网上汪氏'' 版块中,看看 大地飞鹰 本家今年2月6日转载钱文忠的''百家姓''中关于''汪姓来源的想法''一帖。
对于相同的一件亊,每个人的理解未必相同,也属正常現象。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尊重历史,要相信大多数的原始资料。对于你的帖子,我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這与我的理解和水平有关,我们可以慢慢探讨,相互学习。毕竟都姓汪,我们应该有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要维护汪氏家族的姓氏尊严,容不得他人的猜疑和说常道短。以上不当之处请海涵。 楼主的观点是客观的,但dna的提议是一个馊主意。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汪氏宗人里会有很多很多非血亲遗传,比如:随母亲改嫁后改汪姓的,非血亲顶嗣改汪姓的,家奴改汪姓的,等等。如果以dna检测来考证,是不是会带来汪氏大家族的分裂?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