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封林 发表于 2014-4-7 15:19:26

汪氏谱文“生僻词语”拾趣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3 15:10 编辑

於戲
於戲(呜呼),國正學于家,用于國,壯年牛刀小試瀏陽,吾知九載奏最,必有膺柄用于常制之外者矣。 (清通谱第九册285页——《七十六代祖隆公之瀏陽序》)

       拼音: wū hū   (呜呼)
       词语出处:
       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基本解释:      
       1.对不幸的事表示叹息、悲痛等      
       2.指人丧命       呜呼哀哉(於戏等同呜呼)。      
       3.感叹词 可独立成句,表示赞美、称颂或感叹。可译为“啊”、“呀”、“唉呀”等。

固始汪德进 发表于 2014-4-8 11:12:19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4 编辑

学习了。

汪封林 发表于 2014-4-11 08:11:15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4 编辑

“於戏” 的幽默 ——明·冯梦龙《笑府》
       有个人被请去做家庭教师,教小孩子的启蒙课,首先教《大学》,当讲到“於戏!前王不忘”这一句时,他就是照字面这么读的。主人说:“错了,‘於戏’应当读作‘呜呼’。”教师就听从了他的。
       到了冬天,该教《论语》了,当读到《论语注》中的“傩虽古礼,而近於(于)戏”时,就把“於戏”读作“呜呼”。主人纠正说:“又错了,这里的‘於(于)戏’就读作‘於戏’。”      教师怒气冲冲地告诉他的朋友说:“这个东家真难伺候,只‘於戏’二字,从年头直与我别扭到年尾。”
                                       

lhhllm 发表于 2014-4-17 11:47:32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4 编辑

不是“东西”,是“东家”。
明·冯梦龙的《笑府》中有一篇《於戏左读》,笑话不长,照录如下:
有蒙训者,首教《大学》,至“於戏!前王不忘”句,竟如字读之。主曰:“误矣,宜读作呜呼。”师从之。至冬间,读《论语》注“傩虽古礼而近於戏”,乃读作呜呼。主人曰:“又误矣,此乃於戏也。”师大怒,诉其友曰:“这东家甚难理会,只‘於戏’两字,从年头直与我拗到年尾。”
翻译过来:有个人被请去做家庭教师,教小孩子的启蒙课,首先教《大学》,当讲到“於戏!前王不忘”这一句时,他就是照字面这么读的。主人说:“错了,‘於戏’应当读作‘呜呼’。”那教师就听从了他的。 到了冬天,该教《论语》了,当读到《论语注》中的“傩虽古礼而近於(于)戏”时,那教师也把其中的“於戏”读作“呜呼”。主人纠正说:“又错了,这里的‘於(于)戏’就读作字面的‘於戏’。” 教师怒气冲冲地告诉他的朋友说:“这个主家真难伺候,只是因为‘於戏’二字,就从年头与我一直别扭到年尾。”

汪封林 发表于 2014-4-17 12:36:57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4 编辑

且读且纠错,寓教之于乐。谢谢先生纠正!

lhhllm 发表于 2014-4-18 17:04:29

本帖最后由 汪高山兵官 于 2015-10-15 09:34 编辑

且读且切磋。且读且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氏谱文“生僻词语”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