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9楼(汪传海) 的帖子
课题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具体工作需要宗亲们自己做,现在的做法就没有约束力。 美丽的神话即将变为事实!回 8楼(汪福文) 的帖子
本家的建议很好。你的建议,有的在这次武汉的研讨会上,已经落实了。如:祖脉世系的考证,就应该成立以长富本家为牵头人的相对稳定的委员会对谱牒进行长期有效的权威考证。
但对“应该成立全国性的宗亲组织机构”,我有同感。象这次武汉的研讨会,就只有14各省市的代表参加,有很多的地方没有宗亲代表来,我猜测:一是很多地方没有宗亲组织机构,二是有的地方有宗亲组织机构,他们没有得到开会的信息。如:我们湖南岳阳的湘阴县,就是这样。
我希望能够把宗亲组织机构,建立到县一级层面。以便今后开展编修《汪氏通宗世谱》。 楼主的发言,注重客观实际,处事严谨科学,研谱硕果累累。不愧为谱牒专家。
有长富长辈和众宗亲的参与,我们一点会圆续修《汪氏通宗世谱》的“家族梦” 长富,不愧为汪氏家谱专家! 精神可嘉!看帖顶起! 同意九华先生观点,注重祖宗源脉,适时合理对接,以免误传后代,求证世系清晰,坚决杜绝架接! 本帖最后由 九华星云 于 2015-8-9 11:07 编辑
感谢寿杰、双杰、兴吾、福文、金文等诸多宗亲同仁们关注、重视和支持!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对这项工作的进展很不尽人意,持盲目抵触情绪的宗亲有之,持谨慎保守观点的宗亲有之,持理性协作态度的宗亲也有之。细细体会,有品五味杂陈的感受。
如同一支系的诸多分支谱系互为矛盾,世序差距竟达很多代,有十余代均差约12年的,有数代均差约80年的,如此等等。对考证建议,有断然拒绝的,有以证据不足而不愿接受的。
令人欣慰是:潜怀敦睦堂小三公支系,在按通谱统一模式录制支谱世系图的同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主动深入地研读历届谱序和迁祖传记,寻找祖脉渊源的原始痕迹。功夫不负有人,在我和国钧宗亲的共同努力下,为该支找到了另一途径的、很靠谱的渊源脉络,弄清了历届编修的过程和差错产生的原因,解决了该支谱脉的所有问题。
赞同长富的观点,并支持为此作出的努力! 要尽可能地还原史实、去伪存真、统一史料、消除分歧。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