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公真是才高八斗,出帖成诗啊。
,老脸都被长富说红了!
亮公一行辛苦了。
汪氏宗亲,源远流长。
为实现汪氏文化研究会早日申办成功,亮公每时每刻都在操着心
为此而操心的人多着呢,你汪祥文也是其中之一.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而且每件办成的事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大抵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吧,一旦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矣!
7月20日
上午,我与大风开始出发到“汪氏蜜蜂圆”访问汪伦
。
打的:30元。 到了 ,门房登记了, 到办公室了 ,会见办公室主任熊某了。
遗憾: 汪伦不在!
办公室主任既不肯告诉汪伦的电话号码, 也不肯传话。
怅然而返!
11时 ,买到厦门的火车票,4时半上火车 ,开始了18个小时的车上生活。
理解万岁!
7月20日
上午,我与大风开始出发到“汪氏蜜蜂圆”访问汪伦
。
打的:30元。 到了 ,门房登记了, 到办公室了 ,会见办公室主任熊某了。
遗憾: 汪伦不在!
办公室主任既不肯告诉汪伦的电话号码, 也不肯传话。
怅然而返!
11时 ,买到厦门的火车票,4时半上火车 ,开始了18个小时的车上生活。
理解万岁!
如果说汪厝 、英村和下寮人不是六桂堂后人 ,墓碑石上的“玉山”(标明祖源)二字,以及与其他地方字派相同的现象又无法解释,是不是在汪立信后人迁入前,还有别的汪姓人更早迁入呢?
这里的“玉山”是否是浙江建德汪山村的“玉山”,他们的祖源很有可能是从这“玉山”迁出。值得探研。
引用第28楼丹山碧水于2008-02-27 11:16发表的:
如果说汪厝 、英村和下寮人不是六桂堂后人 ,墓碑石上的“玉山”(标明祖源)二字,以及与其他地方字派相同的现象又无法解释,是不是在汪立信后人迁入前,还有别的汪姓人更早迁入呢?
这里的“玉山”是否是浙江建德汪山村的“玉山”,他们的祖源很有可能是从这“玉山”迁出。值得探研。
据汪茂和本家考据,汪立信这支应当属江西玉山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