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weijuan 发表于 2006-8-23 17:00:24

我也在北京,我叫汪卫娟,据爸爸说是越国公的后代,我是浙江靠近江西那的人

大地飞鹰 发表于 2006-8-24 17:15:42

真是很不错啊!本人表示热烈祝贺!!论坛成立之初我没想到会到现在这个程度!这段时间因为本人工作非常忙,上网时间较少,论坛很多事情都还不知道,我很愧疚!还请请各位原谅!但是我心中总记得我们的论坛,我是我汪氏的子孙!既是汪姓子孙就为汪姓争光,不管工作还是为人都不可给汪姓人丢脸!!!

亮翁 发表于 2006-8-25 12:45:24

漳县汪氏研究 发表于 2006-8-28 01:41:34

Re甘肃省<漳县汪氏文化研究会>向各地汪氏同胞问好!

甘肃省<漳县汪氏文化研究会>向各地汪氏同胞问好!

梧竺源 发表于 2006-8-28 08:25:35

政协漳县委员会着力挖掘地方旅游文化资源


    人民网甘肃视窗定西8月10日电近年来,甘肃省漳县将旅游文化产业确立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也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可,政协漳县委员会一班人着力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力人员挖掘地方旅游文化资源,为漳县旅游产业开发注入了活的旅游文化之魂。

    在地方文史资源挖掘整理中,政协漳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将《漳县志》三种不同的版本的重点内容汇编成《漳县旧志汇编》,用《漳县文史》第六辑出版发行,以达到宣传漳县,推介漳县的目的。

   富有地方文史价值的汪氏文化研究会上,政协漳县委员会于2004年专门组织成立了“漳县汪氏文化研究会”,“漳县汪氏文化研究会”在政协漳县委员会的领导下,联系海内外所能联系到的汪氏家族后裔,搜集现存的各种汪氏文化历史资料,已编印《汪氏文化研究》简易期刊四期,共刊发研究文章及资料二十余篇。其中部分文章在《甘肃文史》、《内蒙古社会科学学刊》等刊物发表。近期,政协漳县委员会为了更多收集有关资料,也为了让读者阅读和研究的方便,又编印成《汪氏文化研究资料汇编》一书,作为《漳县文史》第七辑出版发行。

    在旅游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中,政协漳县委员会收集省摄影协会及省内外摄影爱好者摄影精品60多幅,收集古今中外著名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歌咏贵清山遮阳山优美风景诗歌200余首,文人墨客描述两山风景的精美散文130多篇。在第二届贵清山旅游文化暨全国攀崖精英赛期间以《美不胜收看漳县》结集以《漳县文史》第八辑、第九辑出版发行。为漳县贵清山旅游文化节暨全国攀崖精英赛增光添彩。

    在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的挖掘整理中,政协漳县委员会在红军西北局盐井会议所在地盐井镇筹建起了“盐井红军长征纪念馆”一座,并在漳河盐井大桥边建起“总司令饮马漳河边”雕像一座,于2005年整理出版《红军长征在漳县》一书。

    同时在其他旅游文化的发掘整理中,在政协漳县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漳县奇石文化协会,将漳县诸多奇石爱好者组织起来,把这一奇特文化当做当地一奇石产业予以开发。(牟政安朱承中杨万峰)
2006年8月10日

亮翁 发表于 2006-8-28 08:56:35

欢迎彰县汪氏文化研究会来到家网!

梧竺源 发表于 2006-8-28 12:05:29

彰县汪氏文化研究会的本家能不能给我们传授些经验,本人认为可以几条腿走路,因为汪氏大部份都来源于古徽州,目前一步到位筹全国性组织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首先在古徽州的黄山市成立研究会,再分别在绩溪和婺源成立分会,而后向全国发展分会以致于最终在古徽州成立国际汪氏研究(联谊)总会,如果能一步成立全国性协会是最好的(当前可能研究会办手续阻力少些,宗亲会带有宗教色彩可能难些)!

hnnywjg 发表于 2006-8-28 13:48:27

研究会办手续阻力肯定少些。

另外,彰县汪氏文化研究会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牵头和支持办的。因为汪氏古墓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这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文物保护。

亮翁 发表于 2006-8-28 14:50:51

彰县模式可以供其它地区参考.

祝明 发表于 2006-8-28 15:16:17


研究会办手续阻力肯定少些。

另外,彰县汪氏文化研究会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牵头和支持办的。因为汪氏古墓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这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文物保护。

汪氏古墓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有资料么,希望能贴上来我转贴政府网让那些当官的看看外地是怎么发扬汪氏文化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筹备------捐款及使用明细帐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