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1-2-16 10:29:50

引用第81楼亮翁于2011-02-10 16:36发表的 :
楼主辛苦了!

禄生先生的大作堪称珍品,已下载,待进一步拜读细研,这里先说一声谢谢,并祝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http://www.iwangshi.com/bbs/images/back.gif

汪宏 发表于 2011-2-25 14:36:35

好得很

寒山 发表于 2011-3-1 05:54:16

引用第88楼汪庭鉴于2011-02-12 11:32发表的:
请问楼主:大畈村有没有叫“晏城塘”和“坑口”小地名的? http://www.iwangshi.com/bbs/images/back.gif

对不起,“坑口”有,“晏城塘”没有问到

汪德林 发表于 2011-3-29 20:43:18

汪礼宝 发表于 2011-4-10 15:13:13

汪禄生著《大畈村志》值得一读

汪宏章 发表于 2011-10-20 23:14:19

湖广武昌黄冈:中元公七世孙景一、景二公由大畈迁?
58    中元(韶、石、京、敬逢)
59    敬逢(延祚,延贵,延年,延之)
60    延之(惟厚、惟瞻、惟庆、惟谨)
61    惟厚(元龙? 元凤、元瑞、汝平)
62    元凤( 绍、绒、紻、绘、絿、绰、綍、纬)
63    絿(希闵、希颜、希亮)
64    希闵(统,即介然)
65    介然(岱、岊、嶨、寚、崈)
66    岱
67    沆
68    汝颖
69    棨(涯、灃)
70    沣,子一:碧溪。
70    涯,子:登,富
71    登一,子二:景一(思诚)、景二。
72    景二(省一、省二、省三)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12-10-11 19:28:14

引用第7楼寒山于2011-02-10 08:53发表的 :
三、宋旨钦定汪姓为国之梁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闻海内大姓名族自西晋太康中,品定天下九州、八十五郡、一百九十八姓;至唐贞观中太宗夜梦神人共语,法令自谓先帝名贤,命秘阁秘书臣汪行复考正称三十一姓名家,历来与国通婚名为国之柱、梁,至五代初朱温氏无故废之;今有大臣吕公著、苏轼、周昌颐、江邦彦、孔文仲等,复奏前事考选十八名家,正合朕意,不废先帝名贤之大节…………十八大姓首称门后付梓。主者施行,绍圣二年八月十一日下计开:
      冯翊赵、梁山姬、武阳李、蘭陵萧江、大原王、汝南周、河东吕、上党陈,以上为国之柱。
      河南方、雁门邵、武功苏、颍川汪、    河间毕、广平程、清河张、东鲁孔、延陵吴、弘农杨,以上为国之梁。
      圣旨依奏天下同定者。
---------------------------------------------------------------------------------------------------------------------------------------------------------------------------------
      这份史料别处未曾发现,尚属首次面市。
      若实如此,宋帝诏编《百家姓》时,我汪氏当定为“颍川郡”才是,为何定为“平阳郡”了?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2-10-24 19:29:13

汪禄生先生所著的《大畈村志》真了不起!称得上是一部地方民俗的《大百科全书》!

汪济(潜山) 发表于 2012-10-24 20:43:14

引用第97楼桃园汪银河于2012-10-24 19:29发表的:
汪禄生先生所著的《大畈村志》真了不起!称得上是一部地方民俗的《大百科全书》! http://www.iwangshi.com/bbs/images/back.gif

向禄老先生学习、致敬!

汪高山兵官 发表于 2012-10-24 20:54:38

向汪禄生老先生学习,向汪禄生老先生致敬!
祝老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大畈村志》汪禄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