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1日 10:21:16来源:永嘉网字体:大中小
核心提示:
昨天,江西省玉山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汪春萍等一行到我县岩坦屿北等地寻亲访古,探寻汪应辰后裔在我县的踪迹及历史资料,作为推荐汪应辰为上饶市十大历史名人的重要补充。
汪应辰为南宋时期吏部尚书,江西玉山县人。因力主抗金和具有很深的理学造诣,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来辞官隐退,迁居我县屿北,从此其后裔在温州一带繁衍生息。这一历史事实已经多方考证被编入《永嘉县志》。
据悉,玉山县不久前已与我县结成友好县,达成了文化、经贸等合作关系的协议。这有助于血脉相连的两县亲上加亲,开展广泛的合作活动,求得共同发展。 汪应辰(1118—1176),字圣锡,初名洋。出生于江西玉山,致仕后隐居永嘉菰田。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中状元,时年十八岁,可谓少年得志。初授镇东军佥判,继为秘书省正字。当时秦桧擅权,力主与金和议,汪应辰上疏反对,由此得罪秦桧,被贬逐为地方官达17年之久。汪应辰品行高洁,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甘冒大险与抗战派交游,并为他们的不幸抗声鸣冤。为此他和他的家人都受到秦桧及其党羽的迫害。秦桧死后,他历任秘书少监、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官至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并侍读。又因反对宋太上皇高宗以“光尧寿圣”的尊号,而得罪太上皇,被贬出知平江府。淳熙三年(1176)卒于家,与其弟应龙合葬于岩坦镇屿北村后棠湾(县文物保护单位)。子逵,继登进士第,仕至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葬岩坦屿西眠牛山。
汪应辰虽长年奔波仕途,但仍勤于治学,博综诸家。少年时曾师事吕居仁、胡安国,与张(式)、吕祖谦、朱熹交往很深,因此他的学问具有很深的理学渊源。著作有《文定集》。绍兴五年(1135)乙卯科殿试,高宗以吏道、民力、兵势为问,汪应辰答:“为治之要,以至诚为本,在人主反求而已。”高宗览其对,定为第一,意料其人是一位老成之士,及传胪唱名,才知是一翩翩少年,甚感惊异,特意亲笔书《中庸》篇以赐这位少年状元公,又为其改名应辰。
收藏 分享 谢谢,这些资料很有价值。
汪氏有三位名人的仕途命运都与秦桧有关:
(一)65世汪伯彦是秦桧的老师,先于秦桧入朝为官,曾在老年被贬后由秦桧说情得以复出;
(二)68世汪藻与秦桧同朝为官,并遭秦桧迫害而革职被贬直至病卒而终,待秦桧死后再得以降旨昭雪;
(三)67世汪应辰晩于秦桧但也同朝为官,也遭秦桧迫害而革职被贬,在秦桧死后得以复职履新。 同贺
回 1楼(汪乐志祥) 的帖子
安徽黄山祁门县《汪氏宗谱》上分别有汪应辰为爽公、祁门汪氏始祖景瑞公的赞日,均注裔孙,不知屿北村是何处迁去(屿北村第一代汪氏始祖?),裔孙与族孙不同,应该是否可以理解裔孙就是同支子孙?QQ:502655864 祁门汪胜松
回 17楼(wss881) 的帖子
屿北村第一代汪氏始祖 是汪应龙和汪应辰两兄弟 屿北村汪氏始祖是汪应龙汪应辰的后裔不在屿北 引用第2楼临清汪氏于2011-01-11 14:19发表的 :祝贺宋尚书汪应辰故里屿北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http://www.iwangshi.com/bbs/images/bac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