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世,远,字钦明。
76世,希成,讳璞。
77世,维新,字行鑑。
78世,淮,字禹乂。
79世,勋,字逸斋。
80世,可受。 黄梅县龙源湖傍与当地宗亲在一起 壮志未酬龙眠久,鸿鹄之志埋坊间,盛世修谱惊雷震,蛰龙奋志腾九天! 呵呵,黄梅县,有个汪革的地方;我知道,是福荣分支系,宿松也有不少福荣人;呵呵,我家隔壁就有。 引用第13楼亮翁于2010-12-10 08:35发表的:
壮志未酬龙眠久,鸿鹄之志埋坊间,盛世修谱惊雷震,蛰龙奋志腾九天! http://www.iwangshi.com/bbs/images/back.gif
高寿,高身材,高水平,高素质!四高于亮翁在一身,真教人羡慕!
回 15楼(罗田汪家国) 的帖子
家国谬赞,让老夫无地自容矣..,. 请问本家各位,黄梅小池汪庙村是哪一支有知道的吗? 小池附近大多为福禄公后裔,具体可与汪焕标、汪光裕等本家联系。他们是小池附近的。 回光裕先生:关于汪可受是哪支的问题,我是有心研究的,但从我掌握的资料看,他的祖父辈可能是休宁县石田村铁佛公支系,但因家族矛盾,外迁黄梅县,依附到福荣公支系下。具体参考依据如下:
1.宜兴汪氏族谱明确记载汪可受是其同一支系。宜兴谱的可信度可以追溯到清初。
2.明朝大文人王世贞所写的《汪山人传》,明确汪淮的世系及家族矛盾。
3.本人在黄梅汪可受家族聚居地采访,根据他们家谱记载,汪可受支以上三代,与王世贞、宜兴汪氏谱记载的世系多出一代,其余三代名讳皆相同。
4.从黄梅当地宗亲了解到,关于汪可受祖父辈在徽州的情况,与《汪山人传》所述基本相同。
5.黄梅宗谱及祠堂对联中出现“旌城”,而“旌城”正是铁佛公后裔的聚居地。
6.黄梅汪可受部分后裔名讳中出现铁佛公聚居地石田附近的景点,如“昆山”等。
综合以上信息,本人认为汪可受是铁佛公后裔,其后裔在清中后期创修宗谱时,依附到福荣公支系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