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汪姓概况
概况之一: 修水汪姓世系提注修水汪姓世系较为复杂,有从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外省迁来的,也有从本省的武宁、南昌、九江、高安、奉新、上饶等地迁来的。现将目前了解的几支的世系简要提注如下。
(一)高安迁修两支
高安汪姓在修共有77人,分布于义宁镇(68人)、渣津镇(3人)、马坳镇(6人)等地。系抗日战争时期来修定居,可分为两支。
1、郭溪圣可公世系
2、小河门宗潮公世系
(二)、武宁迁修两支
从武宁迁来修水的两支汪姓人有156人,分别居住在汤桥乡(51人)、黄坳乡(36人)、四都镇(12人)、三都镇(18人)、县城(39人)等地可分为两支。
1、上久少六公世系
2、银炉名滔公世系
(三)、崇阳迁修两支
现居住在修水上庄乡、杨津乡、布甲乡及雅阳乡的汪姓人均由湖北崇阳迁来。亦可分为两支。
第一支、千五支
1、下庄流裔、流达、流圭三系
2、中庄延绍一系
3、布甲口宣达、正魁两系
4、湖州坳上启恩一系
5、兰竹洞化上一系
第二支、士全支
1、滴水崖钟仁一系
2、杨津枯源树琥一系
3、杨津白石埂树栋、树梅两系
(四)江西南昌迁修4小支
1、白岭千三公后裔崇五公一系
2、古市文选公一系
3、朱沙坑、榧子洞兆演公两系
4、彭姑阜堂一系
(五)冠石朝立世系
76世朝立,于明洪武8年(即公元1375年)由武宁雾山举家迁(修水)义宁州冠石(今庙岭乡)定居,至今已有600多年。
目前庙岭汪姓可分为4小支。
(六)、湖北通山迁修两支
1、板坑治书、治喜两系
2、长潭世尊一系
(待续) 本人是崇阳千五公后
回 楼主(双子客) 的帖子
听说庙岭有惟政---开--询--盛--晟--宗智支,我也是这支,多联系QQ123753025.回 3楼(汪苟仔) 的帖子
3楼(汪苟仔)本家你好。修水庙岭汪姓并无你说的派系,而是:文章胜代新庆衍发源真勤俭书铭策仁济永光荣 ......
我会在今后的“修水汪姓概况”中介绍。
我的QQ1352807530,多联系。
谢谢!
Re:修水汪姓概况(2)
修水汪姓的派行1、湖北崇阳迁入汪姓:(炜公所定)
流宣化正敦仁转论善钦和乐景天......
2、湖北通山迁入汪姓:(87合族新增)
恩大承祖训宣昭迪前光......
3、江西高安迁入汪姓:(91世起)
秀象开景运德盛发长祥......
4、江西武宁迁入汪姓:(86世起)
宇治家南会维和福庆延......
(待续)
回 1楼(汪再华) 的帖子
再华本家你好:谢谢你。据我了解:
湖北崇阳汪姓,人数众多,仅港口、城北两个分祠,总人丁就达22000余口,可称为巨族,有“马首汪”之称。
汪姓迁崇,时间大多在宋末元初或元明之交。
迁崇时间最早的是千五公。千五公为南宋都指挥,理宗(公元1225年至1264年在位)年间,崔立作乱,公随军
平叛,因朝庭腐败,兵微将寡,军需匮乏,加上敌方人多势众,官军一触即溃。公只好避难安徽之休宁,后携侣来崇
落业,为港口祠始祖,至今已有700余年。修水有8支汪姓就是从崇阳迁入的,他们是千五公之后裔。
迁崇的另一支是士全公支下。士全公生四子:长曰淇,次曰源,三曰温,四曰沂。初皆居祖地江西婺源大畈。元
末世乱,兄弟4人皆避难迁崇,至今已有600余年。四公后裔目前合计亦有2万余众。修水有4支汪姓也是从崇阳迁入
的,他们是士全公支下源、温二公的后裔。
此复并询本家安好! 回双子客 本家
我是港口祠的 因文革 我们的家谱大多毁于一旦仅蒙山留有一本后来我们上雨山(崇阳第3高的山 千五公避难就在这后来才迁到港口) 才把谱搞全了 不知道你们那的家谱齐不
修水除外崇阳外迁汪姓还有几支其中千五公3子世福迁通城 人数到现在也已上万了后来到了清朝 又迁陕西安康好多人 这支2008年回崇阳来了十几人 他们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千多人准备在那另立祠堂以后不再回崇阳来了
至于你说的另外一支 不好意思 我还不如你清楚 另现在我们的派系是
盐(音)流宣化正 敦仁传本姓大义学朝刚(本人是学字派)
回 4楼(双子客) 的帖子
听说我们和修水庙岭是66世分开,请看我世氏.我是立信支97世.你谱是有立信公资料,能上传点吗?http://user.qzone.qq.com/123753025/blog/127166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