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明经”?
家谱上常见到“明经”这个词,如谱记“绒公、纬公俱明经于世。。。”而“明经”是什么意思呢?明经是唐朝考试的一科,指通明经术,参加考试,在当时称为应明经举。科举制度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应试者以明经、进士二科最多。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先帖文,然后口试,经文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所谓帖文又称帖经,主要考经文的记忆,现代考试的填空概法此,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须补缺,具体做法是:“以所习之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至于墨义则是一些关于经文的问答。 学习了! 明清时期明经 是 贡生,又分 岁贡 恩贡 拔贡 优贡等,岁贡生亦称 岁进士。 请问 “岁进士”与“进士”有区别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