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譜有二法
一,歐陽修法:每五世1 圖,第二圖自 5----9 世,第三圖 自 9---13世,類推。
原則: 有小傳,字號,仕官,特行,匹配,墓地,封贈,享年,遠者疏之略之,近者親之詳之。
缺點:要查多少世,不大便利。
二,蘇洵法:
他看過歐陽修法,於 1055 年成 "蘇氏族譜 "
他作世系表,按世系作一總表,一代代註明仕官,配偶,享年,死亡日月,一目了然多少世人戈 纵观诸多老谱,多采用“欧式修谱法”,但缺点太明显,一是查阅不便,二是太浪费纸张。“苏式修谱法”采用
世系图+世系考的双模制,世系图的优点是一目了然,世系考的优点是节省纸张,但缺点是双套模式太过麻烦。
现在有多种创新模式,但我还是推崇自创的“五代表格式”修谱法。其优点是:集图、考的优点合于一体,脉络
清晰,方便查阅,节省纸张,既避免了双模的麻烦,又适合现代人阅读习性。 完全同意,把某一支連接好幾頁,空空的。實在浪費。 楼上所说的几种修谱法,我觉得都不错。
但是,“苏式”之“双套”过于麻烦。“表格式”从视觉上感到有些“密度太高”。
也许是多年来的习惯问题,总觉得还是“欧阳式”较好些。虽然是废纸了些,但是“养眼”,让人觉得“利亮,爽快”其中还有一个优点——便于添加后人入谱······················
不知众位本家以为如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