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找到老譜
1992年元月27日,自合肥包一輛小車子,經蕪湖宣城,28日到浙江安吉縣良朋鄉,問到汪心有住在何處,全鎮上都說桐城話,他女兒帶我們到她大伯家。第一次看到家譜。
看到家譜後,合影留念。到杭州準備複印。 祝贺 祝贺!大喜! 我族也有一支落户良朋乡,字辈:克绳祖武,善积庆长。
台湾有一汪昌智于1994年曾修梅城谱。 我上私塾啟蒙時,老師給我取名昌彬,1941年修譜時,我有弟兄三人,所謂智仁勇。我是老大,就成為汪昌智。我長大去楊樹灣上菁華中學時,又改名汪海波。
自幼家人都叫我昌彬。後來出外六七十年,大家只知道汪海波。 祝昌彬先生身体健康,青春常驻。 楊樹灣菁華中學的校长方伯堂,,又名方伯棠、方文轩。1890--1976,字伯堂。原桐城县今属枞阳县杨树湾人。早年就读于桐城中学。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曾任安庆六邑中学教员。民国9年创办江淮中学任校长民国12年创办私立东南中学于安庆任校长。此后曾担任桐城中学安庆六邑中学、安庆高中、安庆一中安庆中学等校教师。民国27年在家乡杨湾镇附近创立菁华中学后一度出任安徽省教育厅督学。其间又筹建省立第十一临时中学于定远县。民国32年曾出面保护菁华中学闹学潮的进步学生解放后历任安庆师范枞阳中学太湖高中等校教员曾当选太湖县人大代表。1976年去世。后世子孙分居桐城、枞阳、望江、上海等地。
方伯堂之孙与我住在一起。 1943年約二月間,我獨自一人,由蕪湖家中起汗,經無為縣,廬江黃泥河,羅昌河,錢家橋,三天到
了楊樹灣。到菁華找到我蕪湖同學徐應飛,他立即找楊樹灣中心小學老師章榮華,向校長報告,從淪陷區來的汪海波要插班五年級,楊有寬校長說:很好。
下半年秋季菁華招生,就進了菁華,我真感謝菁華,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激烈時期同。外地桐城學者
都回來了,所以很多有名學者,都當了菁華教師。尤其是方伯堂校長,無所不能。我喜愛他代課,他小
兒子方義也在讀書。 祝贺!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