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 发表于 2009-4-28 15:45:27

61世:接,颜公四子,58世中高公之后。五代末/北宋初。约生于五代后汉年间,大宋初从婺源回岭迁休宁西门,为西门始祖。 宋进士,江苏昆山县令。配吴氏、赵氏,生子一,曰:怀简。 公葬三都余头村金字园,祠在东山忠烈庙后,二妣葬一都断石园。


请问这支汪姓后来是怎么发展的?我是寿县的,我们可能是这个系的。

汪仕林 发表于 2009-4-30 21:37:32

你们这一支可能与汪洋是一支的,中高公后,我是中元公后,后来在大畈,具体情况看家谱,或到家谱栏目下寻找

汪仕林 发表于 2009-4-30 21:40:33

可参照寻根问祖谱牒世系系列,对你有些帮助

1tiger 发表于 2009-8-25 21:30:32

8楼本家,我也是泰字辈,现在歙县。听我仍在舒城城内的堂姑说,我们家的排辈是“映兆时泰本,诗书一页香”,祖上也是太平天国战乱时从江西迁到舒城的。不知有否关联?

龙吉 发表于 2009-8-26 06:40:11

世林本家,你的谱六十二世至六十三世中,应有著名的"八惟八糸"怎么没体现

汪仕林 发表于 2009-9-21 20:22:31

著名的"八惟八糸"我还没有注意到,抱歉,鉴于资料所限,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请指教

九华星云 发表于 2009-9-21 23:36:25

回 15楼(汪仕林) 的帖子

“八惟”是指59世敬逢之孙、60世延祚、延贵、延年、延之之子,即61世:“惟原、惟兴、惟政、惟静、惟厚、惟瞻、惟庆、惟谨”八惟兄弟,还有
谱载惟德者疑似幼殇而未入列。

“八糸(字的边傍)”是指61世惟厚之孙、62世元凤之子,即63世:“紹、絨、綽、紻、綍、絵、纬、絿”八絲兄弟,但各谱的排行顺序不尽相同。

汪土亨 发表于 2009-9-22 08:34:20

60世世系紊乱,惠公无后,强公次子世杰入绍,世杰公生三子,瑾,玑,壁,玑公生一子恩,迁婺西凤亭里,其后世子孙为凤砂诸派,己有数万人,5楼可否多加校查o

龙眠久子 发表于 2010-3-8 02:12:50

这支的历修谱序能否发上来?
可能是宋时就迁来了吧

汪仕林 发表于 2012-4-5 23:41:55

在怀宁\\潜山\\舒城\\桐城、庐江寻找
64世敦礼-65世隆公-66世黼公—67世峻公-68世伯成-69世弥邵(元末安庆别驾,明初辞官从安庆迁舒城始祖)(兄弟正公、坚公迁移到桐城、庐江始祖)
近似家谱我的QQ 70648171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元-弥邵系迁舒城世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