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著名的余园。可能部分是民国时期的产物,有众多的彩绘。
龙眠久子功德无量,辛苦你那我看了你所到之处,我不禁泪流满面你能一人去寻宗,因太湖[汪氏会谱]发谱仪式我要带队参加,湖北老家宗祠要及时折除新建,清明上坟祭祖等等。本决定与你一同去旌城,车子钱没有筹够没有买车,这是主要原因道生在家只能说声对不起!
为了看余园的月台和石田的由来,我们只得绕道经过汪元炳先生家里。他家的石雕很有特色,并且保持得完好。厅堂内挂着字画,很有书香气味。
月台还在,精美的雕刻还在,但那癸未进士的石刻已经不见了,据说搬到县文物局去了,不知这种异地保护有何依据。
结束了乡村之行,到状元广场看了看,留影却不小心丢失,很是遗憾。
相信一定还会带着家人到休宁走走的。
晚宴在状元广场附近,酒过半晌,红兴老师叫来一位家住旌城村的汪元明,他对汪姓了解很多,基本上都是听说,着实记住了,也不是一件易事。
晚餐后,他送我到屯溪区,住进了旅馆,他一直在看我带的资料,可惜我还得到婺源去,只能答应他,回家后再寄给他一部分。直到半夜一点左右,我着实要睡了,他才离开。这可能是这次休宁之行接触到的最关心汪家的人。
3月29日清晨6点起床,准备到黄山汽车站搭乘到婺源的汽车。在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沿途的风光着实也欣赏了个够。不过在车上拍照,无法取影。
10点半就到达婺源北站,站内有汪土亨所指的黄砂方向的车,但要等到下午三点,只得问饭店的老板,交谈中得知他们正是黄砂汪氏后人,大家彼此亲近了许多。他们建议我先行做十一点的车,到路口再叫摩托车送一下。
珍珠山是个场乡合一的机构,所以到珍珠山的人,基本都很熟识,再往里走,就不通车了。想起前几年他们的村书记汪德育,为了修这条路,病倒在岗位上。可想他们那里的交通还是不便的。
在车上与司乘人员交谈着,司机主动热心地和汪土亨进行了联系,他们村将派人到路口接我,这种亲情,与家人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