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大家一个曾经的汪氏古村落
吴山铺,在歙东七里。汪氏始祖有一些墓祠。所谓墓祠,就是建于墓旁的祠堂,以此岁时节日上冢祭祀先人及合族,墓祠又称冢祠,一般多以堂、亭、庵、精舍命名。 汪氏墓祠之一位于歙县吴清山。汪氏有始祖文和,相传为汉龙骧将军,又为会稽令,因爱会稽山水而家于此。其孙澈,汉封新都侯,始迁徽。来孙道献为晋黟县令。汪华为道献之后裔。汪澈、汪道献的墓在歙县东七里的吴清山。(参考常建华《徽州祠庙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一文)这里的吴清山就在吴山铺,现名吴山,估计是清朝时为避“清”字的讳,去除了。墓祠现已不存在,现在的吴川小学就是在墓祠的地方。我上小学时,墓祠的主体结构还在,做为小学的教室。后来改为小学教学楼。汪道献、汪澈的墓也不存在了,有个大概的位置。据村里的老人讲吴山铺,原来是一个很大的村庄,太平天国时,因战乱而毁,传说吴山铺村的街道当时是连成一体的,下雨天,从街上走过都不会淋到雨,估计有长廊的结构吧。我生在吴山铺,我也姓汪,宗谱好象听本家的老者说有,等下回回家找找,发上来,我们村有很多是姓汪的,派别字好象有多种,我知道的我家是:华国立功勋,我是”立“字辈。 不知道,我是会是汪氏多少世了,希望能给点信息。 三十六世道献公任歙县令(又一说任黟县令)就家于歙,卒葬歙东七里吴清山(现吴三铺吴山)建有墓祠,合葬的还有三十三世澈公夫妇等五人。墓祠已遭破坏, 被 改建为吴山铺小学。墓前练江(上游为绩溪扬之水)从北向南偏西流过。从三十六世以后汪氏基本以歙州基地发展,所以道献公被称为新安始祖。墓祠西面六里就是汪华墓。 这个古老的村落演变成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情形,有多少可寻的踪迹和传说,希望有时间可以上传分享
谢谢 吴山、吴山铺、吴川、吴三、吴三铺。。。是同一地名吗?困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