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霍丘县孟集 川 立 国 本, 培 德 家 生。
(5)双港镇白陂堂汪(汪志伊家族):建公后裔。(有迁含山县仙踪镇姚庙乡)
光先守德,廷锡永嘉;炳存如宝,敬承克家。
尚文兴学,继孔贤冠;振昆宏绪,世代春华。
太好了,终于看到我们这一支的排字。但是哪儿可以找到从建公又是如何排到这儿来的呢。
我手上有一本10年前修的家谱,叫文简房仲奇派,最早的是75世,文简房池公
引用第118楼汪宗于2009-01-03 20:22发表的:
兴吾本家,我过年回家给家谱拍下来。到时传给你。
越国公之七子爽之后代。68世承德公,69世六一公,至79世正启公迁至安徽省东至县
79世是我们那支始祖。
忘了吧。。。
汪宗本家你好:
請教 東至縣汪家山字輩"正大光明, 寬和仁厚. 樂善好施, 孝忠發國, 友信傳家."
後面還有字輩嗎?
能找到徽州三都十三门-的谱吗
宗家辛苦了,可是少了巢湖市的字辈啊
引用第145楼汪龙1976于2009-03-13 12:09发表的:
宗家辛苦了,可是少了巢湖市的字辈啊
我可以把所知道的字辈发上来呀。
我砀山95世的,我是砀山葛集的,我那里5000多人,姓汪的3000多人,我记忆中我老爷爷说过我们那里都是从外面迁来的,当时是来了亲兄弟四人,发展成现在3000多人了,所以,我们那里的还统称“老四门”...
我过年回家问我爷爷,他说他也搞不清楚,我们具体从那里迁来的了...
八、安庆市
1、迎江区
2、大观区
(1)皖怀插竹巷(今属安庆市,名采菊巷)汪氏(敦睦堂),中元公后敬逢——和公支系。
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
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3、宜秀区(辖2个街道、3个镇、2个乡:大桥街道、菱北街道、杨桥镇、大龙山镇、罗岭镇、白泽湖乡、五横乡;皖河农场。其中菱北街道由安庆经济开发区管理。)
(1)罗岭镇务本堂汪氏:(原属桐城)
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本,孝顺宜先。
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2)罗岭镇缪山(今名可能为妙山)汪(敦叙堂,原桐城):
必一允振家邦,文武安定贤良,恪守鸿模懿训,自增福禄绵长。
(3)开发区:尚义惟端本
兴吾本家你好,我就是开发区:伤义惟端本,这义支的,可惜家谱在文革中丢失,无法知道更多的信息,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一支的具体情况。谢谢!!
八、安庆市
1、迎江区
2、大观区
(1)皖怀插竹巷(今属安庆市,名采菊巷)汪氏(敦睦堂),中元公后敬逢——和公支系。
秉存必宗尚,承先士可嘉;永思显耀祖,隆基典云遐。
忠厚宽广德,孝敬昭品高;仁和普天信,义为振长虹。
3、宜秀区(辖2个街道、3个镇、2个乡:大桥街道、菱北街道、杨桥镇、大龙山镇、罗岭镇、白泽湖乡、五横乡;皖河农场。其中菱北街道由安庆经济开发区管理。)
(1)罗岭镇务本堂汪氏:(原属桐城)
积德真传,存心达良;勤慎为本,孝顺宜先。
俊秀荣锡,敦厚承前;泽长恩湛,善启福田。
(2)罗岭镇缪山(今名可能为妙山)汪(敦叙堂,原桐城):
必一允振家邦,文武安定贤良,恪守鸿模懿训,自增福禄绵长。
(3)开发区:尚义惟端本
兴吾本家你好,我就是安庆开发区:尚义惟端本这一支的,可是家谱在文革中丢失,许多人急切的想知道关于我这一支的具体情况,请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