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以上各位,我倒在61世子公支系中找到了71世文材公讳俊,但出生时间对不上,因我始祖元末即从军(参断碑碑文),听父亲讲过,曾征战大同各地,最后才到的云南。相当于现在的营级干部,有将军封号,有封地(明初金齿管辖永昌府和周边各地,是军事重镇,军户一般在5万左右)。现保山汪性初步统计600多人,分散在保山各地,但保山有汪官营、汪家山。
我本家应该有礼公(国子监大学士)后人在南京。但找不到资料。
碑文上看出写碑文的有赐进士出身(一般是级别较高而又未正式中举之人),洪武身边的人写的,这在当时是比较显赫的家族才有的待遇,明初大兴修谱之风时应该与安徽本家联系过。
保山汪姓有部分确来自南京。因当时永昌府(即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三国吕凯管辖之地)为充军之地。所以后来的谱系字派上很杂。
本家在保山呀?有空联系呀
璀璨星空你好!
建议你能否将你支
从唐朝四十四世祖华公--乃至到你现在的
世系给完整的排列出来如何!
别心急,如有相关资料,大家一定会及时提供。。。
感谢各位关心,说实话,我是在准备重编保山部分家谱,资料太少,所以到网上清各位本家帮忙的。
我说一个题外的啊
关于“进士出身”
进士出身,应该是殿试二甲。
一甲叫:赐进士及第,一甲第一名就是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叫:赐进士出身,三甲叫:赐同进士出身。
谢谢,受教了,不过我也看到有些资料说是一些随军的书生,原来未获功名,由新皇登基后,开特试然后授予的,叫做赐进士出身,不知到底对不对?
有个小小提议,看了宗亲有些名讳,如果用繁体字会好些,因为简化字有些是重的,比如升可以有好几个繁体字。如果不知道会误传下去。
在word上有二级字库,有些生僻字可以查找,如果找不到,可以用拼字的方法,如大家看到一楼的"吉吉"字 就是用图形文字拼成的。
楼主在么?可知道合肥汪氏哪个祠堂以前供奉有长矛的?
辛苦了,各位本家.你们做的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