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dehai 发表于 2008-11-18 13:32:19

本家费心了,效果很好,感谢本家的努力

汪仕骏 发表于 2008-12-22 22:53:29

我看了这么丰富,这样深度的资料,实在感动

汪洪涛男 发表于 2010-8-26 16:48:20

妙做

汪祚德 发表于 2010-8-27 15:43:53

很不错。本家辛苦了!

几点建议:

1、人物肖像的细节上应注意:线条素描(木刻)画的表现与水彩画表现的差异;2、面部及眼神是极其关键的,着色后要生动、传神。例如,脸颊勾勒的曲线,应稍作模糊处理,这样可减少一些轮廓线的锐利,使之明暗自然转承过渡,面部更显柔和、饱满;3、服饰的色彩搭配要符合时代背景,特别是黄色,古代是御用之色,一般不太可能用于官服。4、虚实兼用,如发、须部分,不宜描的太浓,或太满,发梢、须梢应该稀疏、飘逸一些,隐约可见后面的部位。

另外,有的服饰在着色后,不华丽,有点显旧。如果你再次利用画笔工具,选择叠加模式,调节好透明度后,再次上色覆盖,服饰就亮丽 如新了。

以上拙见,仅供参考!

临清汪氏 发表于 2010-8-28 10:47:44

颜色可以,但原图效果差,再修一下原图效果会更完美。

汪天宝 发表于 2010-8-28 12:49:09

l历史还是本色的好!

汪根远 发表于 2010-9-1 16:38:27

丹山碧水本家,辛苦了!谢谢你的辛劳付出。
汪氏先祖的遗像添色,效果很好!
楼上54楼55楼说的都有道理,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原图像整体效果的情况下,能否尝试着做一些必要的修饰:
    (1)因是历史的“遗像”,所以,鄙以为色泽不宜太过鲜艳,略微保留一点“文物”的特色才好。
    (2)个别先祖遗像的面部,皱纹太明显而使面部有“乱而不净”的感觉。是否尝试一下,把纹理太粗重的地方淡化一些。
    (3)有的先祖遗像的胡须,不太自然。例:建公的胡须,就像“唱戏的”——用棉线做的“假胡须”一样。让人看了不太舒服。
    (4)澈公左眼眼角合不拢,文和公、华公像之右眼不太“清楚”,能否试修一下。
(5)像赞部分,是否把设在上面的,统移于“祖像的下面较为适宜。

               在下一己拙见,提为参考。不正确处,欢迎批评指正!

sg汪新春 发表于 2013-4-2 21:21:29

赞一个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汪氏先祖像添色效果图